本網訊(校團委 供稿)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2023年7月22日—8月2日,學校關工委、校團委組織開展團中央2023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多彩貴州”專項實踐活動,依托貴州省遵義市及周邊紅色教育基地群,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師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


遵義是“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歷史現場,更是黨性教育、傳承星火的紅色圣地。往返共113個小時的火車路途中,絲毫沒有影響學員們參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熱情和對革命圣地的向往。在五天的理論學習和現場教學中,學員們通過參觀學習、沉浸體驗、調研走訪等方式感悟黨史中的偉大轉折,追溯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實踐團學習了中共遵義市委黨校教授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角度解讀的二十大精神、紅軍長征及遵義會議重要史實,聆聽了《紅軍長征與遵義會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教學;瞻仰了革命圣地息烽集中營舊址、紅軍山烈士陵園、遵義會議遺址、紅九軍團舊址、婁山關戰斗遺址、茍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公園、猴場會議會址等紅色圣地;體會婁山關戰役的激烈,贊嘆四渡赤水的用兵如神,感受甕安事件的心靈震撼,聆聽紅軍菩薩的感人故事,感受湄潭“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一體化發展成果。當歷史以鮮活的方式呈現在面前,仿佛將學員們重新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激情澎湃的歲月,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崢嶸歲月下革命前輩運籌帷幄的風范,感受到共產黨人忠于信仰的堅定信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贝舜渭t色培訓之行使實踐團師生切身感悟到實事求是、獨立自主、堅定信念、民主團結、敢創新路的遵義會議精神;頑強拼搏、顧全大局的婁山關戰斗精神;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的四渡赤水精神等革命文化。實踐活動過后,學員們紛紛表示,作為新時代新青年,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走好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不懈奮斗,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續寫新的榮光。同時,全體學員也都以書面形式寫下了心得體會和調研報告。


近年來,學校團委始終堅持實踐育人導向。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共有國經學院等四支隊伍入選團中央2023年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志愿服務團隊,稅務學院等五支隊伍入選團中央2023年全國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國交學院等四支隊伍入選團省委“跟著總書記腳步看吉林”2023 年吉林省大學生“三下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其中三支隊伍為全國重點管理團隊,一支隊伍為全省重點管理團隊),有效地將“三全育人”融入社會實踐教育,構建全員參與、全過程貫穿、全方位協同的“實踐育人”格局。下一步,校團委將繼續以實踐育人為抓手,特別是以學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學習小組為依托,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將“四個融入 五育并舉”育人理念與黨的創新理論相結合,多管齊下、多措并舉,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年,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青年,為培養和造就大批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賦能增效。(審核人 孫之光)